中国数字汽车大赛
参赛声明
×

  请参赛者认真阅读本声明,您通过网络页面点击确认完成注册,即表示您同意遵守以下参赛条件,如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有任何违反本声明的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本声明自您注册之时起或自您使用的行为发生之时起(以时间在先者为准)生效。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一、大赛服务使用规范

1.1本次竞赛分为学生组和社会组两个组别,参赛者实名认证方可进行比赛:学生组参赛者须填写个人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等,并上传身份证扫描件及有效的学生证扫描件进行实名认证;社会组参赛者须填写个人信息、公司信息、职位信息等,并上传身份证扫描件、加盖公司公章的参赛身份文件扫描件、公司营业执照扫描件进行实名认证。参赛者承诺实际参赛者将与报名信息保持一致,决赛将进行现场身份确认。

1.2参赛者仅可通过账户(登录名+密码)登录的方式使用大赛服务。主办方仅根据参赛者的登录账户来确认使用大赛服务的主体身份。开通大赛服务使用权限的账户仅限于参赛者自身使用。

1.3参赛者声明并保证其使用大赛服务过程中应遵守如下要求,如主办方对参赛者使用大赛的部分服务有额外要求的,参赛者应同时遵守上述要求或在达到上述要求后方可使用该等服务:

(1)不模仿、修改、翻译、改编、出借、出售、转许可、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转让大赛服务,也不得逆向工程、反汇编、反编译、分解拆卸或试图以其他方式发现大赛服务的源代码;

(2)不发送、上传和储存带有病毒的、蠕虫的、木马和其他有害内容的计算机代码、文件、脚本和程序;

(3)不利用主办方提供的大赛服务散发大量不受欢迎的或者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电子广告或包含反动、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内容;

(4)不利用主办方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上传、下载、储存、发布任何违法违规、侵权、淫秽、色情、不道德、欺诈、诽谤、非法恐吓或非法骚扰等信息或内容,不为他人发布该等信息提供任何便利(包括但不限于设置URL、BANNER链接等)。

1.4参赛者同意,主办方保留在任何时候自行决定对大赛的产品内容、数据内容、功能模块等随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升级、转移、暂停、终止的权利;或因定期、不定期的维护,及/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大赛数据披露政策等的调整而暂缓提供的权利。主办方进一步保留在大赛开发新的服务、模块、功能或其他语种服务等的权利。上述所有变更的服务、模块、功能的提供,除非主办方另有说明,否则仍适用本声明。

二、知识产权

2.1参赛者在此承诺不会利用大赛成果从事任何商业行为或获取任何商业利益;否则,主办方保留向参赛者追索及主张相关权利的权利。

2.2参赛者同意授权主办方可以在本次竞赛期间及之后任何时间,免费使用参赛作品的项目简介在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平面杂志等媒体进行公开宣传的权利。

2.3高校参赛者同意授权主办方将参赛作品推荐给其他全国大型赛事参加二次评审的权利。

2.4参赛者在此不可撤销地同意授予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在赛后一年内、全球范围、不受限制地免费使用上述所有研究成果的权利,包括合作研究、商业用途等;因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使用上述研究成果所产生的新成果,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对此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如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有意取得上述的参赛者的研究成果的完整知识产权的,参赛者同意主办方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相关转让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2.5参赛者一经提交作品即代表完全接受大赛活动所有条款。

三、保密

3.1保密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的运营数据、交易数据、参赛者信息(如参赛者ID、参赛者列表、参赛者关系)、技术资料、财务信息、经营渠道以及方案、软件、程序、手册等;

(2)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从第三方处获得但应承担保密责任的信息;

(3)任何其他机密或专有信息;

(4)主办方或第三方经当事人授权或同意或已采取合理措施,在大赛提供或披露的基础数据;

(5)其他通常不为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以外的人所知晓、未在公共领域被正式公开的信息。

参赛者同意对上述保密信息严格保密。

3.2责任免除:主办方无须因参赛者对保密信息的使用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3.3保密信息的使用及保护:

(1)参赛者应承诺按照大赛服务项目的指定要求在指定区域、指定场景内使用保密信息,参赛者不得以不符合大赛要求的方式获取、使用保密信息;严禁参赛者利用上述内容从事任何本协议约定之外的目的。

3.4保密期限:参赛者对于保密信息的保密义务于本声明生效之日起至主办方或其关联公司或第三方公司对外公开此等保密信息为止。

四、违约责任

4.1本次参赛者的报名成员必须如实参加竞赛,不得由他人替代,如发现替代或类似行为,取消参赛和获奖资格。

4.2如果参赛者的作品获得或申请了任何专利,参赛者应在决赛现场的认证材料中提交相关文件明确告知,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所获取的奖项。

4.3参赛者应明确告知其参赛作品是否参加过其他竞赛,以及在其他竞赛中的获奖情况,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所获取的奖项。

4.4对于上传、开发、运行、管理、保存及维护算法、模型、数据,参赛者同意独立承担所有的风险和后果。

4.5参赛者保证其作品为其原创作品,且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该参赛作品将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之知识产权、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下同),如不享有该作品的所有权等相关权利或该作品是剽窃、抄袭他人作品而获得的,由此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己承担。

五、免责

5.1大赛将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服务安全和正常运行。但由于可能存在的计算机病毒、网络通讯故障、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参赛者操作不当、或参赛者通过非主办方授权的方式使用大赛服务,以及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主办方不对因上述任一情况而导致的任何损害赔偿承担责任。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成为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战略合作伙伴

2025-07-29

7月28日,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大赛主办方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重庆清研理工迪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座谈会

此次合作将依托新华媒体矩阵的强大传播力,为大赛策划专题传播,更将联合打造“新华见车” 综艺节目,全面升级大赛玩法,让赛事从参赛团队的算法 PK 延伸至实车测评直播竞技,并融入科普互动环节,致力于成为 “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 的新型技术赛事。三方将携手推进数字汽车领域顶尖人才挖掘,扩大赛事品牌影响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左起:叶刚、石晓辉、李伟、崔傅成、张照生、刘鹏

仪式上,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与大赛组委会运营总监、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业务主管崔傅成,大赛组委会策划总监、重庆清研理工迪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照生,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事业部总经理李伟,大赛顾问委员会委员、重庆理工大学原校长、重庆清研理工迪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晓辉见证签约。

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事业部总经理李伟

中国数字汽车大赛由北京亿维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大学生双创赛事。自2018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比赛,在精准选拔人才、加速人才成长和引领人才培养体系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24年起大赛正式纳入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

大赛顾问委员会委员、重庆理工大学原校长、重庆清研理工迪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晓辉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实践载体,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不仅推动了汽车行业革命,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大赛依托海量新能源汽车实时运行数据,为参赛大学生构建真实场景,挖掘行业大数据价值与现存问题,打造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中国数字汽车大赛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基础学科与应用科技的赛事。

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照生

“新华见车” 综艺节目与 2025 中国数字汽车大赛深度联动,以大赛为重要契机,围绕算法科普、算法辩论、算法实战等核心内容展开。借助新华社的权威发布优势及全球布点资源,节目将通过多语种、多形式、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全景式展现大赛创新组、创业组、成果组参赛团队的团结协作与顽强拼搏精神风貌。同时,全方位呈现大赛从初赛、复赛到全国总决赛的各项成果。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

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创新形式,助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指导教师沟通会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仪式前,大赛组委会组织了指导教师沟通会,旨在与高校教师加强赛事沟通与经验分享,更好地携手推进2025年赛事组织工作。来自45所高校单位的60余位指导教师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与了沟通会。

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报名与初赛正在进行中,欢迎广大对汽车大数据感兴趣的同学积极报名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