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汽车大赛
参赛声明
×

  请参赛者认真阅读本声明,您通过网络页面点击确认完成注册,即表示您同意遵守以下参赛条件,如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有任何违反本声明的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本声明自您注册之时起或自您使用的行为发生之时起(以时间在先者为准)生效。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一、大赛服务使用规范

1.1本次竞赛分为学生组和社会组两个组别,参赛者实名认证方可进行比赛:学生组参赛者须填写个人信息、学校信息、专业信息等,并上传身份证扫描件及有效的学生证扫描件进行实名认证;社会组参赛者须填写个人信息、公司信息、职位信息等,并上传身份证扫描件、加盖公司公章的参赛身份文件扫描件、公司营业执照扫描件进行实名认证。参赛者承诺实际参赛者将与报名信息保持一致,决赛将进行现场身份确认。

1.2参赛者仅可通过账户(登录名+密码)登录的方式使用大赛服务。主办方仅根据参赛者的登录账户来确认使用大赛服务的主体身份。开通大赛服务使用权限的账户仅限于参赛者自身使用。

1.3参赛者声明并保证其使用大赛服务过程中应遵守如下要求,如主办方对参赛者使用大赛的部分服务有额外要求的,参赛者应同时遵守上述要求或在达到上述要求后方可使用该等服务:

(1)不模仿、修改、翻译、改编、出借、出售、转许可、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转让大赛服务,也不得逆向工程、反汇编、反编译、分解拆卸或试图以其他方式发现大赛服务的源代码;

(2)不发送、上传和储存带有病毒的、蠕虫的、木马和其他有害内容的计算机代码、文件、脚本和程序;

(3)不利用主办方提供的大赛服务散发大量不受欢迎的或者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电子广告或包含反动、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内容;

(4)不利用主办方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上传、下载、储存、发布任何违法违规、侵权、淫秽、色情、不道德、欺诈、诽谤、非法恐吓或非法骚扰等信息或内容,不为他人发布该等信息提供任何便利(包括但不限于设置URL、BANNER链接等)。

1.4参赛者同意,主办方保留在任何时候自行决定对大赛的产品内容、数据内容、功能模块等随时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升级、转移、暂停、终止的权利;或因定期、不定期的维护,及/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大赛数据披露政策等的调整而暂缓提供的权利。主办方进一步保留在大赛开发新的服务、模块、功能或其他语种服务等的权利。上述所有变更的服务、模块、功能的提供,除非主办方另有说明,否则仍适用本声明。

二、知识产权

2.1参赛者在此承诺不会利用大赛成果从事任何商业行为或获取任何商业利益;否则,主办方保留向参赛者追索及主张相关权利的权利。

2.2参赛者同意授权主办方可以在本次竞赛期间及之后任何时间,免费使用参赛作品的项目简介在包括但不限于网站、平面杂志等媒体进行公开宣传的权利。

2.3高校参赛者同意授权主办方将参赛作品推荐给其他全国大型赛事参加二次评审的权利。

2.4参赛者在此不可撤销地同意授予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在赛后一年内、全球范围、不受限制地免费使用上述所有研究成果的权利,包括合作研究、商业用途等;因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使用上述研究成果所产生的新成果,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对此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如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有意取得上述的参赛者的研究成果的完整知识产权的,参赛者同意主办方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权,相关转让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2.5参赛者一经提交作品即代表完全接受大赛活动所有条款。

三、保密

3.1保密信息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的运营数据、交易数据、参赛者信息(如参赛者ID、参赛者列表、参赛者关系)、技术资料、财务信息、经营渠道以及方案、软件、程序、手册等;

(2)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从第三方处获得但应承担保密责任的信息;

(3)任何其他机密或专有信息;

(4)主办方或第三方经当事人授权或同意或已采取合理措施,在大赛提供或披露的基础数据;

(5)其他通常不为主办方及其关联公司以外的人所知晓、未在公共领域被正式公开的信息。

参赛者同意对上述保密信息严格保密。

3.2责任免除:主办方无须因参赛者对保密信息的使用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3.3保密信息的使用及保护:

(1)参赛者应承诺按照大赛服务项目的指定要求在指定区域、指定场景内使用保密信息,参赛者不得以不符合大赛要求的方式获取、使用保密信息;严禁参赛者利用上述内容从事任何本协议约定之外的目的。

3.4保密期限:参赛者对于保密信息的保密义务于本声明生效之日起至主办方或其关联公司或第三方公司对外公开此等保密信息为止。

四、违约责任

4.1本次参赛者的报名成员必须如实参加竞赛,不得由他人替代,如发现替代或类似行为,取消参赛和获奖资格。

4.2如果参赛者的作品获得或申请了任何专利,参赛者应在决赛现场的认证材料中提交相关文件明确告知,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所获取的奖项。

4.3参赛者应明确告知其参赛作品是否参加过其他竞赛,以及在其他竞赛中的获奖情况,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所获取的奖项。

4.4对于上传、开发、运行、管理、保存及维护算法、模型、数据,参赛者同意独立承担所有的风险和后果。

4.5参赛者保证其作品为其原创作品,且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该参赛作品将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之知识产权、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下同),如不享有该作品的所有权等相关权利或该作品是剽窃、抄袭他人作品而获得的,由此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己承担。

五、免责

5.1大赛将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服务安全和正常运行。但由于可能存在的计算机病毒、网络通讯故障、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参赛者操作不当、或参赛者通过非主办方授权的方式使用大赛服务,以及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主办方不对因上述任一情况而导致的任何损害赔偿承担责任。

       数字汽车大赛重点围绕数字经济,聚焦产业应用,以发现、培养和输送高端紧缺型人才为宗旨。打通学校-科研-企业-产品的创新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服务国家“双创”战略和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大赛依托海量新能源汽车实时运行数据,以数据算法创新和数据分析应用为重点,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探索创新应用而发现和培养一批新能源汽车的优秀人才,为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支持平台。

大赛组织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指导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
北京亿维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支持单位
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
承办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到梦空间





参赛流程 Competition Process






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人员的不同,大赛分为高校学生组(含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社会组(从事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相关行业的初创企业或社会个人),高校学生组以团队或学生个人形式参加均可,团队参赛要求每支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为弘扬赛事传承精神,团队成员必须包含至少1名本科生(包含专科生),可以跨校组队。每人只能加入一支团队,不得跨组,严禁重复、虚假报名。

个人或团队参赛都需要有队伍名称,且只能由2-4个汉字组成,后缀如有队/团队不计数,如算法队(计2个汉字)、大数据团队(计3个汉字),队名不可使用人名,队名不符合要求组委会有权取消比赛资格。

大赛社会组竞赛欢迎初创企业及社会人士报名参与比赛,获奖的企业(不可跨公司组队)或社会个人奖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及项目孵化机会,不参与创新组、创业组奖金分配。   

注:大赛裁判委员会成员不可作为团队指导教师参赛。


赛程安排

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创新组和创业组同时进行作品提交、初赛、复赛、线下总决赛。成果组自赛事启动之日起至决赛举行之日前,在此期间均可向组委会提交成果,成果组不进行初、复、决赛环节。

报名时间
截止至2025年9月30日,UTC+8
关注数字汽车大赛、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微信公众号,登录大赛官网(www.ncbdc.top)进行注册、实名认证、组队、报名赛题,具体方法请参看下文“报名指南”部分。
大赛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24:00(UTC+8)。

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报名期间设置初赛加分项目
1.知识竞赛
完成线上知识竞赛,初赛可获得最高加分5分
2.问卷调研
完成线上问卷,初赛可获得最高加分5分
3.实车体验
完成线下新能源汽车实车体验
4.测评报告
完成用车测评报告并发布在社交媒体(带话题#2025中国数字汽车大赛实车测评)。3、4加分项目综合最高可获得10分。


作品提交
赛题发布之日起-9月30日,UTC+8
报名成功后,参赛队伍按照题目说明进行作品准备(本年度大赛创新组不再进行数据排名,直接提交创新方案)。
大赛自赛题发布之日起即开通作品提交通道,作品提交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24:00(UTC+8)。

作品命名方式

创新组、创业组参赛作品均需使用组委会提供模版以PPT形式展现,命名方式为【创新组赛题-学校-团队名称-队长姓名-作品名称】【创业组-学校-团队名称-队长姓名-作品名称】。如需提交多个作品请将每个作品分别命名后进行提交。

成果组作品格式不限,成果须基于参与往届中国数字汽车大赛竞赛或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实车数据集产出的成果,包括并不限于论文、专利、研究报告、产品、创业项目等,命名方式为【成果组-学校-姓名-作品名称】。
如需提交多个作品请将每个作品分别命名后进行提交。

作品提交方式

所有作品统一提交至大赛组委会邮箱:ncbdc@ndanev.org,创新组提交PPT作品文档的同时需在高校大数据科研实训平台提交作品源代码
由团队队长提交作品,同一团队请勿重复提交;作品提交是否成功以大赛组委会邮件回执为准。

初赛作品评审
2025年10月1日-10月10日,UTC+8
大赛组委会将对创新组、创业组作品进行审核初筛,将于2025年10月中公布复赛入围名单。

复赛
2025年10月底
10月底进行复赛作品评审,评审方式及细则大赛组委会将在后续公布,评审结束后公布晋级决赛名单

决赛答辩及颁奖典礼
时间待定
全国总决赛将于线下举行,创新组、创业组晋级团队进行线下评审及答辩。

*以上赛程时间安排如有变更以组委会通知为准 


报名指南

1.注册
参赛者须在大赛官网(www.ncbdc.top)进行账号注册;每个参赛者有且只能有一个参赛账号。同事关注数字汽车大赛、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微信公众号,可获取最新赛事通知及相关资讯。

2.实名认证
登录账号后,进入“个人中心”页面,完善页面信息,提交实名认证。
学生组竞赛参赛者提交的认证信息包括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请使用常用邮箱,以便接收大赛组委会邮件)、学校名称、学历、专业,并上传身份证照片(正反面)、含个人信息的学生证内页或含毕业年份的毕业证件照片。
社会组竞赛参赛者提交的认证信息包括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公司名称、学历、专业,并上传公司营业执照扫描件、公司授权参赛证明(需加盖公章)。
实名认证为人工审核,时间为1-2个工作日;请关注注册邮箱邮件或官网站内信反馈,如所填信息或上传的证件不合格被驳回,请按照驳回意见修改后重新提交认证。

3.组队
完成实名认证后请至“个人中心”组建团队,个人参赛也需创建队长为参赛者本人的一人团队,由队长代表团队提交参赛作品;每个参赛者只能加入一支队伍,不可重复组队。

4.报名赛题
以上步骤均完成后,请至赛题详情页面,点击最右侧的“立即报名”按钮,点击后显示“已报名”即为报名成功。



赛题答疑
大赛及赛题咨询请将参赛账号及咨询问题一并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ncbdc@ndanev.org,组委会工作人员收集问题后反馈至赛题组老师处。



赛事咨询与合作
联系大赛组委会
大赛官网:www.ncbdc.top
联系电话:010-68949920
电子邮箱:ncbdc@ndanev.org

大赛规则由大赛规则委员会负责制订、解释 、发布。


大赛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亿维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支持单位: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

承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到梦空间


报名规则

报名期:参赛者报名、实名认证及组队只能在此期间进行

报名方式:大赛官网参赛入口报名参赛

参赛题目:大赛分为创新组、创业组、成果组三个赛道

参赛及组队方式:根据参赛人员的不同,大赛分为高校学生组(含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社会组(从事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相关行业的初创企业或社会个人),高校学生组以团队或学生个人形式参加均可,团队参赛要求每支团队人数不超过5,为弘扬赛事传承精神,团队成员必须包含至少1名本科生(包含专科生),可以跨校组队。每人只能加入一支团队,不得跨组,严禁重复、虚假报名。

个人或团队参赛都需要有队伍名称,且只能由2-4个汉字组成,后缀如有队/团队不计数,如算法队(计2个汉字)、大数据团队(计3个汉字),队名不可使用人名,队名不符合要求组委会有权取消比赛资格。

大赛社会组竞赛欢迎初创企业及社会人士报名参与比赛,获奖的企业(不可跨公司组队)或社会个人奖获得大赛组委会颁发的证书及项目孵化机会,不参与创新组、创业组奖金分配。   

作品提交:大赛提交作品权限仅限于角色为队长的ID作品提交格式遵循要求;个人参赛选手也需要创建队长为参赛者本人的一人团队,方可进行作品提交。

参赛者确保报名信息准确有效,否则会被取消参赛资格及奖励;线下决赛需再次进行现场身份验证。



比赛规则

参赛者在比赛的过程中,须遵守大赛网站(包括大赛官网及大赛开放数据实验室)使用规则、比赛数据使用规则、隐私条款、违约责任相关规则,履行相关保密义务。

“参赛者”指代所有在大赛官网及大赛开放数据实验室的已注册用户,包括只进行注册未进行实名认证的、注册并进行实名认证但未提交赛题结果的、以及提交赛题结果进行参赛的所有人。

详见《全国高校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规则及协议》。


评审规则

创新组

创新组作品要求技术新颖、路线清晰、高效可行、且数据论证严谨可靠。大赛将对组委会对参赛作品PPT文档的完整性进行审核,并高校大数据科研实训平台进行作品源代码验证,确保代码可运行且符合赛事要求。

创业组

创业组作品要求思路清晰、内容真实、数据科学可靠、方案兼顾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有一定前瞻性。初赛作品将从方案完整性、方案创新性、商业潜力、数据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成果组

成果组作品须基于参与往届中国数字汽车大赛竞赛或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实车数据集产出的成果,包括并不限于论文、专利、研究报告、产品、创业项目等。不设初、复、决赛环节,成果通过组委会审核认证即可。


说明

大赛组委会有权根据大赛运行情况及相关需求,调整、变更相关比赛规则、奖品信息、比赛时间等全部比赛所涉及的内容,具体以大赛组委会官方最终通知为准;

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全部数据、信息等,视为保密信息,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可以任何形式使用、传播、披露、授权他人使用。




大赛全国总决赛为创新组/创业组分别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组委会将为获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对应奖励(奖金或等值奖励),进入全国总决赛团队的指导教师可获颁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入围复赛的团队也可获得对应奖励与晋级证书。成果组提交的赛事成果获大赛组委会认证后,可获得对应奖励。


奖励方案最终奖励方案以实际执行为准

大赛将为获奖团队颁发总计50万元的现金奖励(只针对学生组竞赛)、荣誉证书,对应用前景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将予以投融资对接支持,对优秀人才提供名企招聘绿色通道;凡入围复赛的团队,都将获得一定的现金奖励。

大赛现金奖励:



其他现金奖励详情


说明
以上奖金均为税前金额;
最终奖项等级和名额将视线下总决赛作品质量和评审结果调整,奖项有可能空缺;
大赛组委会有权根据大赛运行情况及相关需求,调整、变更相关比赛奖金情况,具体以大赛官方通知最终信息为准;
大赛奖励相关事项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投资推荐

针对学生组竞赛

获奖大赛特等、一、二、三等奖选手项目可以进入大赛组委会孵化中心进行项目孵化。

大赛孵化中心提供孵化资金保障;依托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成员单位的各大科研院所,提供平台支持;孵化中心拥有由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为创业团队培养和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撑。


针对社会组竞赛

社会组竞赛获奖选手可进入企业加速平台。

结合学术、企业顾问资源,通过专业服务团队,为获奖团队定制高效、严谨、专业的项目实施流程,提供初创企业快速成长所需的集物理空间、配套设施、技术平台、投融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产业园于一体的综合化服务。助力企业加速成长,达到资本价值倍增的目标。

荣誉证书

大赛组委会将为获奖参赛者颁发由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提供的荣誉证书。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的200多家核心成员单位将优先面向获奖参赛者提供实习以及工作机会。


供需对接

大赛结束后,将对竞赛中诞生的优秀竞赛成果进行汇总,对竞赛的经验和技术成果进行固化,并在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成员单位中加以推广,促进交流,促进赛事成果转化,与业界共同推动汽车大数据发展。同时,不同的创新成果也能够为从业人员打开思路、拓宽视野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大赛组委会全面负责本次大赛的指导、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设置顾问委员会、组委会领导小组、组委会秘书处、裁判委员会、规则委员会。

 

成员名单如下:



NCBDC 顾问委员会

孙逢春(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理事长)

  锐(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副部长)

   锋(顾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

张进华(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建(顾问委员会委员,长安大学原校长)

李开国(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杨新征(顾问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吴志新(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许艳华(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NCBDC 组委会领导

王震坡(组委会主任,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秘书长)

闫建来(组委会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



NCBDC 组委会秘书处

刘   鹏(秘书长,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
路瑞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文化中心主任)
殷兴吉(副秘书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普文化中心副主任)
   滢(赛事策划负责人,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
   璠(赛事运营负责人,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
王美子(赛事运营负责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张维刚(企业招聘负责人,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
张  洁(赛事传播负责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大数据应用分会)
王鹏飞(数据技术负责人,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
闫泽中(后勤负责人,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
郝朝阳(学生联络,到梦空间)


NCBDC 裁判委员会

闫建来(裁判委员会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

汪正胜  (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

肖成伟(裁判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主任)

王德平(委员,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院长)

彭庆丰  (委员,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钟益林  (委员,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汽车工程院副院长)

苏  亮   (委员,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程院院长)

姜良维  (委员,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原首席研究员)

王丽芳  (委员,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

李   成   (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智能交通部总工)

邵长宏  (委员,北汽福田工程研究总院新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技术总工)

 

NCBDC 规则委员会

王震坡(规则委员会主任,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秘书长)

高镇海(委员,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

张立军(委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

张俊智(委员,清华大学教授)

  潮(委员,湖南大学教授)

胡晓松(委员,重庆大学教授)

颜文胜(委员,昆明理工大学教授)

  (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委员,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院长)

武明虎 (委员,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委员,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更新日期:20257

大赛组委会名单将根据赛事安排进行成员名单更新。